9月1日,“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上海)2023”(下簡稱“年鑒展2023”)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年鑒展”以年度為單位,通過文獻和藝術作品相結合的方式,對中國藝術現狀的記錄、檢閱與展現,這也是年鑒展第五次落地上海。
一如往年,《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23卷(下簡稱《年鑒2023》)統計出100位藝術家代表,并列出議題對過去一年出現的新現象與問題進行了梳理和闡述。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從中選擇11位藝術家的原作展出,他們的作品也折射出2023年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上海)2023展覽現場,陳界仁,《在沒有世界的世界中I&II》,黑白,單頻道錄像,立體聲
據悉,《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23卷記錄年表(包含展覽、事件)共2611條,收錄文獻約3113篇。經過統計,選出100位藝術家作為代表,并從五種藝術類型(攝影、影像、數字藝術、生態藝術與檔案藝術)、兩個理論議題(藝術批評與后殖民)以及藝術組織作為藝術創作主體等方面,對過去一年出現的新現象與問題進行了梳理和闡述。
100位入選藝術家中,蔡雅玲、陳丹笛子、陳界仁、范西、韓倩、賀子珂、胡昀、沈少民、張東輝、張新軍、鄭源11位年鑒藝術家的原作在多倫美術館展出。
展覽開幕現場
“通過《年鑒2023卷》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一年當中,中國當代藝術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很多新的面貌與討論,也看到藝術創作的新方法不斷涌現。這些新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方法尚不確定,但至少意味著中國當代藝術并非停滯不前。”此次展覽策展人朱青生(北京大學教授,德國考古學院通訊院士,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藝術史研究所所長)說:“與去年一樣,數字技術所帶來的媒介變遷與問題對于藝術類型、藝術批評的影響,檔案與生態所提示的理論前沿,后殖民繼續帶來的思維方式,都使得中國當代藝術顯現出新的發展方向與生命力。”朱青生自1986年主持中國現代藝術檔案的編纂,2005年起主編《中國當代藝術年鑒》(每年一卷),“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始于2016年。
策展人朱青生導覽
以藝術作品回應當下
展覽一樓展出的三位藝術家是沈少民、蔡雅玲、陳界仁,他們的作品涉及裝置、影像、架上等多種形式,不同形式的交織也正折射出當下藝術發展的多樣性。對于原作展出的藝術家的選擇,上海多倫美術館館長曾玉蘭對澎湃新聞說:“美術館會更關注關照現實話題的藝術家和作品。”
展覽現場,沈少民《我和我自己》(左)和蔡雅玲的作品(Nude-1)(右) 圖片由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提供
沿著旋轉扶梯去往二樓,以泥土壘砌的“離開”兩字尤為引人注目。這件名為《別處》的作品始于2023年外交公寓12號空間。那年3月,張新軍從北京T3機場邊緣處的一塊荒地中,按照交通標識字體“留下”為樣取土,再將這些混雜著荒地表面的枯草與根莖的土,和原有的一些被掩埋的建筑垃圾一起在外交公寓空間重塑。隨著時間的變化,當時飛機航線下方的“留下”二字已被雜草掩蓋,與起飛或降落的飛機形成的關于“去”“留”問題的疑問如雜草之下巨大的沉默。
張新軍,《別處》,夯土、照片,尺寸可變,展覽現場
2024年7月,張新軍在位于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周邊的建筑工地重新取土,這些土仍然夾雜著植物根莖和建筑垃圾在美術館中壘砌“離開”二字。“建筑工地的工人幫忙從拆遷工地運了土,并共同壘砌了這兩個字,讓作品具有在地性,也有了新的擴展。”曾玉蘭說,“這些工人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也同樣面對著‘留下’或是‘離開’的選擇。”
在美術館三樓,一套相冊也似乎回應著“去留”的問題,這本相冊來自藝術家張東輝在深圳的一個被地產公司遷走的城中村中和策展人王澈、賀勛共同選擇一棟空房作為臨時展廳展出的項目。張東輝在廢墟中挨家挨戶地撿拾村民遷走時遺留下來的家具、衣物、生活用品等,逐個清洗干凈,讓它們回到最初體面的狀態,擺放在展廳(村中空房)中,重新編織出一個家庭的生活現場。之后,他給“好人家”里的每一樣物品拍下證件照,洗成1寸照片后裝入相冊。
展覽現場張東輝《好人家》(局部),作品共71頁相冊
“很多物品能看到生活的痕跡,對應到生活現場一個個具體的人,他們過去是怎樣的?未來會怎樣呢?我們不知道只能想象,‘離開’還是‘留下’也是照片中物件原來擁有者面對的問題。雖然,在選作品的時候,我們并沒有辦法特別考慮作品之間的關系,但最終呈現出的展覽現場,作品自己生發出種種關系。”
展覽現場,韓倩的《聽到,隱隱約約地聽到》
在展出藝術家中蔡雅玲切合到女性議題,賀子珂的《亂碼城市》與網絡時代的發展相關,韓倩的《聽到,隱隱約約地聽到》以1950年代一位年輕武鋼女職工跨時三年的日記為線索,以個人身份和私人情感,對應到時代的宏大敘事。陳丹笛子的《六十秒仙境公園》以城市公園池塘人造噴霧為關注點,看人為的“仙境”和現實世界的模糊而又清晰的界限。胡昀的作品《氣候病》從一組清代銅版畫中提取元素,這在當時就是全球化背景的產物,而在當下語境下,結合氣候的角度,又有了建筑與歷史空間的對比,以及時間與空間的流動性。
胡昀,《氣候病》,實時動畫,尺寸可變,2023 (與藝術家侯江南合作完成@Jiangnan Hou)
數字、影像藝術為熱點,“藝術批評”依舊缺失
11位入選藝術家作品的展出,只是“年鑒展2023”一個很小的面向,《年鑒》的編纂是對當年中國當代藝術總體情況的回顧和展示,并從中概括了攝影、影像、數字藝術、生態藝術、檔案藝術五種藝術類型,以及藝術批評與后殖民兩個理論議題。
2023年鑒展文獻區
在“理論議題”中,藝術批評的缺失再次被提及。的確,在中國的藝術世界當中,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批評文章已經久未出現。雖然2023年上海、北京等地眾多展覽接連開幕,繁榮看似回歸,實則彌漫著疲于奔命的情緒,缺乏專業領域的真正討論。“藝術批評”從專業媒體更多轉向自媒體,不同圈層的藝術生態逐漸形成自己的意見通路。“在這樣的情形下,即便有值得討論的批評文章出現,有來有往的建設性討論也并未形成。”《年鑒2023》也直言不諱,點出其原因,“可以對話或者論戰者也覺得把精力投入在這樣的討論里回報不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下的特殊環境中,有來有往的論辯極難發生,新的共識也因此更加難以出現。”
策展人朱青生導覽,觀眾翻閱歷年年鑒。
從藝術類型上看,此前大熱的元宇宙和NFT在2023年幾乎無人再提及,隨著ChatGPT等大模型在2022年陸續發布,藝術家嘗試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應用到藝術創作中?;谌斯ぶ悄苄逻M展的藝術創作涌現,由此討論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數據來源、創作主體、人工智能與藝術的關系等方面。
“人工智能生成圖像是藝術家與機器的合作,機器由人的提示詞就能生成圖像,使人反思人的創造力。但拋開人工智能對人類圖像的學習不論,如果脫離藝術家的合作,則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不是藝術,藝術創作的主體是人本身。”《年鑒2023》對“數字藝術”描述稱。
這種反思也呈現在攝影和影像藝術中。2023下半年生成式AI圖像成為攝影界共同關心的重要話題。同樣,在影像藝術中,2023年關于技術媒介的運用與討論也層出不窮。同時地緣政治的沖突、核污染等社會事件,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討論,呈現了多樣而深刻的創作探索。
在生態藝術和檔案藝術中,《年鑒2023》也敏銳地點出“更多自然氣候、人工設施、非人類生命被發現、追問和反思。”
范西,《一沓風景》,相紙,25×1000cm,展覽現場。
在“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上海)2023”在之后,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的下一個展覽是“地方與講述——中國當代影像年鑒展(2023)”,該項目由多倫現代美術館發起并主辦,將是中國第一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涉及“攝影”和“影像”部分,這兩者在近幾年的“年鑒”中被一再提及。
展覽開幕現場
“攝影和影像在目前視覺藝術領域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而且多是藝術介入社會的實踐,隨著,新媒介和技術的發展,實驗性的藝術創作和思考大多發生在影像和攝影的領域。”曾玉蘭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動態影像包圍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是內容創作者,但把影像作品放在美術館展出,并以《影像年鑒》的方式整理記錄,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對抗這個被碎片化視覺信息淹沒的時代,藝術家和美術館以一種笨拙的方式搶奪觀眾的注意力,以影像來反對影像,思考影像自身。”
展覽開幕現場
注:“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上海)2023”將展出至10月7日。
附:《年鑒2023》藝術家(注:共100名/組藝術家,標*者為本次展覽展出原作的藝術家,以姓氏首字母排序)
蔡雅玲*、曹舒怡、陳丹笛子*、陳界仁*、陳麗同、陳牧甜、陳天灼、陳彧凡、陳彧君、程新皓、崔潔、戴陳連、丁世偉、丁乙、范加、范西*、馮至炫、耿大有、韓倩*、韓夢云、何翔宇、賀勛、賀子珂*、胡佳藝、胡偉、胡昀*、黃銳、黃宇興、姜杰、經傲、勞麗麗、李燎、李明、李怒、李濤、李維伊、厲檳源、廖國核、林奧劼、林科、劉成瑞、劉窗、劉符潔、劉海辰、劉昕、劉雨佳、陸揚、馬秋莎、苗穎、歐陽春、彭薇、彭祖強、蒲英瑋、錢麗麗、沈少民*、沈莘、石冰、宋冬、蘇予昕、譚婧、譚英杰、陶輝、童昆鳥、王禮軍、王凝慧、王拓、王梓全、鄔建安、武子楊、謝南星、邢丹文、徐冠宇、徐渠、徐文愷(aaajiao)、徐震®、薛峰、薛若哲、閻洲、楊嘉輝、楊健、楊沛鏗、楊心廣、姚清妹、尹秀珍、于艾君、于吉、余果、袁中天、曾梵志、張東輝*、張恩利、張曉剛、張新軍*、張一、鄭波、鄭源*、鐘云舒、周嘯虎、朱湘、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