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是國內上市車企集中出半年報的時間段。大多數車企半年報,都集中在8月最后幾天出齊。
從這些市場上銷量舉足輕重的車企集團財務數據上,基本能表征當前市場的局面和競爭焦點,也能推導出一些演化趨勢。后者雖然照例見仁見智,但在我們所處的“世界線”急劇收束的時候,過于脫離現實的可能性,概率上已經非常小了。車企決策高層,當然要以最大似然概率為主要考慮。
營收漲幅高于盈利
根據各家財報,只考慮乘用車,國內車企集團銷量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上汽集團、比亞迪、長安汽車、奇瑞汽車、中國一汽、吉利集團、廣汽集團,東風集團、長城汽車、北汽集團。
其中,中國一汽沒有整體上市,除銷量外的多數財務指標未公布;奇瑞汽車也沒有上市,同樣缺乏相應財務數據。以財務考量運營業績的時候,未列明這兩家企業,不表明其更好或者更差。
銷量數據一目了然,也只考慮乘用車,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銷量182.7萬輛,比亞迪銷量161.3萬輛,長安汽車銷量133.4萬輛,奇瑞汽車銷量110萬輛,中國一汽銷量106萬輛,吉利集團銷量95.6萬輛,廣汽集團銷量86.3萬輛,東風集團銷量77.5萬輛,長城汽車銷量55.49萬輛,北汽集團銷量47.6萬輛。
其中,銷量增幅靠前的三家分別為奇瑞汽車(+48.4%)、吉利集團(+41%)、比亞迪(+28.46%),上汽集團(-11.8%)和廣汽集團(-25.8%)銷量降幅相對較大。
今年上半年,營收和銷量大致匹配,其中也有例外。比亞迪營收3011.27億元,上汽集團營收2846.86億元,吉利集團營收1073.05億元,北汽集團營收943.2億元,長城汽車營收914.29億元,長安汽車營收767.23億元,東風集團營收511.5億元,廣汽集團營收462.55億元。
排除未上市公司,這里面增速最高的是吉利集團(47%),降幅最大的是廣汽集團(-25.62%)。
而長城的營收相對銷量較高,與其較高的單車價格有關(主要是坦克系列)。長城財報披露,平均單車收入16.48萬元,同比提升2.99萬元,提升幅度22%,說明長城的高端化做的相當好。
企業凈利潤有兩個重點指標:一個是歸母凈利潤;另一個是扣非凈利潤。相比而言,我們應該更關注后者,因為在該財務周期內,企業可能有一些重大交易(收購或賣出資產),如果將其與主營業務所得混在一起,很容易扭曲經營狀況。
歸母凈利潤方面:比亞迪136.31億元,吉利105.98億元,長城70.79億元,上汽66.28億元,長安28.32億元,北汽19.78億元,廣汽15.16億元,東風6.84億元。
扣非凈利潤方面:比亞迪123.15億元,同比增長27%;長城56.51億元,同比增長654%;吉利33.7億元,同比增長114%;長安11.69億元,同比下降5.89%;上汽10.2億元,同比下降82%;東風2.97億元,同比增長184.6%;廣汽虧損3.38億元;北汽扣非不明確。
舊力已盡,新力未生
如果只考慮銷量和扣非凈利潤,那么很容易得出“民企表現更佳”的結論。這話似乎有一些道理,幾家國企都遇到了各自的困難。尤其是上汽,現在半年的利潤,還不如2019年一個月多。它們的共同點,都是被合資業務拖累。
合資品牌基本上全部都在負增長。有非正式數據表明,在9月初的第一個星期,中國品牌市占率甚至短暫觸及了70%這條線。這當然還遠未到鞏固的時候,屆時全月數據將在67.2%-68%之間,但趨勢向上是確鑿無疑的。70%這條線也不會是穩定格局。換句話說,合資品牌仍未找到堅固的退守防線。
合資業務收縮的太快,財務指標肯定不會好看。一個有利的條件是,合資品牌的固投攤銷已經非常少;而不利的條件是,產能放空太多,導致生產資本空轉比例大增。
一汽、長安、上汽、廣汽早就看到這一點,并開始強化自主業務,孵化自己的“新勢力”。
一汽因為有紅旗這張王牌,沒有選擇孵化路線(其實也有投資嘗試)。
合資業務強勢延續比較久的上汽,孵化業務開始的比較晚。上汽選擇兩條路線同時嘗試,即智己和飛凡?,F在飛凡業務團隊已經被逐漸吸收,只剩下智己一根獨苗。這不能說是上汽設計好的,但資源歸集到一個孵化品牌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合資也一向強勢的廣汽,自主和孵化是一體的。埃安也是從傳祺中逐漸分開獨立運營。埃安從去年到今年,有些高開低走的味道。這是因為網約車訂單減少后,C端需求擴張得不夠快。埃安也提前看到這一點,做了兩件事:品牌升級,從埃安品牌衍生出昊鉑;國際化擴張,第一步先投資泰國,輻射東南亞?,F在傳祺的銷量基本穩定,而埃安的“第二曲線”尚未完成。
同時,上汽和廣汽的合資業務從長期的強勢轉化為弱勢,經歷的時間太短。兩大集團從戰略上即便做出應對,但應對措施到位并見效,還需要一些時候,相當于“舊力已盡、新力未生”的尷尬期。
北汽仍然靠北奔挑大梁,而北汽藍谷和其他自主品牌的虧損加大。和其他孵化品牌相比,極狐最近銷量也有起色,但距離扭虧還早。
因為長安福特銷量下滑得相對早期,長安發展自主和孵化新勢力動手也比較早,目前品牌和產品系列發展得比較齊全。但是,長安業績受到深藍并表和阿維塔虧損14億元的影響,盈利偏低。
油車回潮,出口增長
擁有合資業務的國企集團,正處于調適合資業務低谷期的階段。如果合資業務不能走出U型反轉,甚至不能保持L型觸底穩定,那么仍然需要將自主業務和新能源品牌拉起來。這說明他們此前的戰略大方向都是正確的,不可能因為當期財報改變既定方針。
為什么要將自主和孵化新能源分開來看,因為形勢變了。2024年3月,國資委2023年下半年調研的結果,做出新能源業務單獨考核的決定。這就給央企賠錢干新能源松綁。國內企業有個普遍的認知,即新能源品牌的賠錢,是必經階段,不愿意賠錢,就沒法干。
當前這一政策還未收效。當然,國資委有等待的耐心。只不過,現在國內新能源的“高光增長”,都被帶油箱的方案奪走了,純電增速偏低。而國際上歐美等新能源補貼大市場,已經遭遇了純電“寒潮”。比如德國,新能源一度滲透率超過30%,現在回到19%。整個歐洲7月份的新能源滲透率也在19.9%,新能源銷量出現了負增長。
而廣大發展中國家,除了東南亞,大多數國家還未真正開始新能源進程,而且我們也不看好這一進程,原因是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資金、足夠的工程技術實力、項目組織能力,去大規模推動基礎建設投入??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處于工業化的早期階段,根本沒能力做這個事情,除非愿意做中國的產能承接。
國內市場則出現了表面上不同但實質相同的現象:即“帶油箱的”產品(包含混動、增程和燃油車)更賺錢。
比亞迪新能源滲透率100%,但是161.3萬輛銷量當中,插混88.1萬輛,占比54.6%,增速高達39.5%;而純電產品增速為17.7%,要遜色得多。
吉利出口占比24.8%,新能源滲透率41.6%;長城出口占比42.8%,新能源滲透率26.3%;奇瑞出口占比46.2%,新能源滲透率21.96%。
顯然,出口比例越高,“帶油箱”的產品比例就高一點,這兩個因素都是盈利的重要因素。至于誰是主導因素,各家情況小有差異。
長安出口占比15.3%,在這幾家當中比例并不算高。但長安財報顯示,海外市場盈利能力強于國內市場。長安國內上半年營收598.21億元,毛利率為10.10%,同比下滑4.79個百分點;境外市場營收為169.02億元,毛利率同比持平為26.91%,明顯高于國內。
這就是為什么,海外多個發達市場都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稅,中國車企還非要出去不可。即便只站在中短期盈利的角度,盈利的誘惑,也足以平衡海外的政策、營商環境和運營風險。
對這些大集團而言,拿當期損益來衡量戰略的正確性,無疑是短視了。當家人固然關注當期損益,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當期情況窺見未來趨勢。這和現金流吃緊的獨立創業企業的路數不同,后者每天為生存焦慮,極度關注現金流情況。而大企業還是更注重趨勢的把握和運用。
簡單說,如今的財報表明,油車不能停,“帶油箱”的新能源業務要大上快上,海外要應出盡出,因為窩在家里就只能在低毛利率的泥潭里摸爬滾打(這也是合資業務現在遭遇瓶頸的大背景)。即便在中期,全球化也是戰略脫困或者發展的奧術。